close

我們.jpg

當您成為"家長"這個身份,

表示您除了己經有孩子,並且他們也己經在學校,或是任何學習場合裡學習/讀書的人,

孩子在同儕之間的行為表現,

都代表著家長對於孩子們的教養方式及態度;

倘若某天,孩子在學校/安親班/遊樂場等任何場合,受委屈了,甚至是被罷凌/發生意外了?

家長的處理態度,

將代表著你的孩子,以後在這個群體裡面,

會承受什麼樣的眼光。

 

得饒人處且饒人

人情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。

 

如果這些簡單的道理都不懂,直接就是得理不饒人的心態,

那麼,您將會替你們的孩子貼上標籤。

 

孩子回家後,

也許會跟你們說:

我同學都說不要跟我玩了,因為我的爸媽好凶。

他們說我都亂說話,明明當時我們兩人都有打對方。

他媽媽說,不能靠我太近,不然會被誤會。

 

試問,明明原本受委屈的,是自己的孩子,但是為什麼,在處理完事情之後,

造成日後孩子被其他同儕排斥?

這,真的是你們想要的結果嗎?

 

還是那句,我們都還在學習

 

尤其是在孩子每天都要在那裡待上一整天的學校裡,會發生的瑣事,多到不勝枚舉,

如果身為家長的你們,事事都要插手干預,

那麼您將會每天都接到導師的電話(甚至是導師將您視為頭痛人物)。

小事放過,大事再處理,這個原則不差,但是,何為小事?什麼又是大事?

相信在每位家長心中,都有一把尺,

衡量的標準也都取決於你們的決定。

 

從孩子出生到長大,入學,家庭對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,是潛移默化的,

而且,這些是身為家長的我們,不會輕易發現的,

當我們發現的時候,這個孩子,己經變成了由家庭教育的影響之下,成為的那種人。

 

例如爸爸是老煙槍,孩子自小也就會習慣了煙味(前提是媽媽不阻止的話);

媽媽老是愛聽歌,孩子也會對音樂起了興趣(當然,遺傳也是有可能);

家裡一直都養著小動物,孩子從小就會習慣有貓狗在身邊的生活。

 

習慣成自然,一點也不假。

 

言歸正傳,孩子們的班級,是由許許多多的家長所組成的一個群體,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,也有自己的優越,

但是請您認清,人人平等這個道理,孩子在同一個班上,

不管父母本身多優秀?你代表的,都只是孩子的家長。

 

少子化的趨勢,每個孩子都是寶,寵,在所難免。

但是在寵愛孩子的同時,請您記住,大家都會寵孩子,只是程度上的差別罷了。

 

今天因為某些意外事件,造成家長雙方的不愉快,其實孩子之間早就忘記了,

(別懷疑,孩子們很簡單,今天可以氣到不行,明天就又一樣玩在一起)

但是,身為大人的你們啊~~

因為家長個人的行為,讓大家都下不了台,

明明對方己經道歉了,卻還是緊抓不放,您到底是圖什麼呢?

 

公審孩子之後,您得到解脫了嗎?您得到您想要的答案了嗎?

試問今天角色交換,

犯錯的是您的孩子,如果也被別的家長如此公審您,

您又是做何感受?

 

更何況,他們才小學一年級

 

老實說,我很心疼。

 

雖然我身為旁觀者,但是大致了解事情的全貌,

會寫出這篇感想,只是想提醒自己,永遠不要忘了孩子那純真的面容,

不要把所有的孩子都想成魔鬼,

曾經的他們,也是一張純白的紙。

著墨在孩子這張白紙上面的,是可惡的大人們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教教人戈廿月 教養 學習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美雙子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